曹操抵达洛阳的时间,整整提前了大半年,这让蒙辰的心中有些慌乱。

从这一刻起,蒙辰熟知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偏移,自己这个小小的蝴蝶,已经引起巨大的波澜。

按理说,在这个节点上,曹操原本应该在与吕布厮杀。

而这个时曹操候抵达洛阳,只能说明一点,吕布已经被击败,而整个兖州全部落入了曹操之手。

但这一切,与蒙辰没有直接的关系,毕竟对曹操威胁最大的并不是自己。

蒙辰目前的情况,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,北有匈奴虎视眈眈,南有李傕、郭汜、张济的七万大军。

不仅仅如此,西凉境内的马腾、韩遂以及众多的羌人部落,没有一个是软柿子。

蒙辰想要平定西凉,并非嘴上说说那么容易!

五千背嵬军、两千玄甲铁骑,在加上征召民夫中的青壮,满打满算,蒙辰手中也只有一万左右的兵力。

靠着这万余人,想要打下西凉,稳定局势,完全是白日做梦。

回到了临泾县的蒙辰一刻也没有闲着,打仗这事,不仅仅打的是兵力,还包括经济、农业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。
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民更是以食为天,因此蒙辰这个西凉刺史,颁布的第一条政令,便是大力发展农业。

只有提高粮食产量,才能够养活更多的军队,军屯这事,刘伯温还没有提出来,蒙辰便已经着手安排了。

主公高瞻远瞩,基拜服!

军师也会拍人马屁?这可不是好兆头。

蒙辰的嘴上虽然这样说着,可心里甭提多高兴了,能被刘伯温夸赞几句,实属难得。

农事本刺史略知一二,现有的耕种方式,很难在提高产量。

当下大汉的粮食产量,大月每亩地三旦上下,相当于后世592kg左右。

主公的意思是,有法子可以提高粮食产量?

蒙辰点了点头,就在刚刚,他已经让系统部署了马钧。

但系统也做了提醒,马钧并非武将或者谋士,能否未蒙辰效力全靠蒙辰的个人魅力。

换句话说,这类人才即便是抽到也不一定百分百的为蒙辰所有。

如果,有了这个大发明家的加入,配合上系统出品的《灌钢法》,再结合蒙辰后世的知识,提高粮食产量并不难。

山哥,传令下去,若是发现一名姓马名钧,略带口吃之人,立刻带来见本公子。

诺。

上次出征,蒙山被留了下来,几个月不见,蒙山的为人处世稳重了不少。

仁贵兄,青壮抓紧训练,指不定下雪之时,匈奴人还会南下。

知节,刺史府的安全就交给汝了!

军师,存孝兄,招兵之事就拜托二位了,本刺史需要闭关几日,好好想想如何提高粮食的产量。

安排好一切,蒙辰便进入了书房。想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,无非就是三种方法。

第一,改造耕作用具。

第二,改进种植方法。

第三,兴修水利,灌溉农田。

相对于关东的土地而言,西凉的土地较为贫瘠,主要原因就是应为缺水,而蒙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画出了翻车的图纸。

翻车又名龙骨水车,乃是华夏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!用手摇、脚踏、牛转、水转或风转驱动。

龙骨叶板用作链条,卧于矩形长槽中,车身斜置河边,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,驱动链轮,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,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。

如此连续循环,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,连续取水使得功效大大提高,操作搬运方便,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,对于西凉缺水的耕地来说,再合适不过了。

而翻车,历史上正是在马钧手上得到了改进,从而才开始大规模的投入使用。

有了翻车的灌溉,这还不足以保证粮食产量的提高。蒙辰画出的第二张图纸,便是曲辕犁!

在大汉,耕犁已基本定形,采用的是长直辕犁,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,起土费力,效率不很高。

而曲辕犁不仅减轻了重量,增加了犁评、犁建以及灵活性。

耕地时,可使犁箭向下,犁铧入土则深。若提起犁评,使犁箭向上,犁铧入土则浅。

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,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,便于精耕细作。

曲辕犁的犁壁不仅能碎土,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,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。

而整个曲辕犁结构完备,轻便省力,可以大大的提高耕种的效率。

至于改进种植方法,蒙辰对此了解的并不多,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,用粪水浇地这事,蒙辰还是清楚地。

对于一个非农业专业出声的人来说,能画出一个歪歪扭扭的草图,已经算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。

三日后,陈咬金提溜着一个身体弱小,面色发黄之人出现在蒙辰的面前时,气的蒙辰差点没吐血三升。

汝便是马钧,马德衡?

回刺史的话,草草草民便是马马德衡!

扶风人?

正正是!

所有的条件都对上号了,蒙辰便不再怀疑,毕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