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“阳警鬼探九桃小说()”查找最新章节!

在我们土家苗寨,公鸡不只是一种供村民改善生活的动物,还是端公、道士举行迁坟引魂、埋葬亡人、诛鬼抓怪、请神还愿等法事的信物(僧人不用)。这种信物一定是已经开叫(打鸣,小鸡一般要长到半年才开叫)、非芦花鸡、没有用于其他法事的“处”鸡。

据说,公鸡是极阳之物,雄鸡一唱天下白,鬼怪就要退回阴界,否则就会魂飞魄散。因为公鸡的极阳之体,其他鬼怪不便干扰,亡魂可以在端公、道士符咒的引领下,寄身公鸡,从外地回到故乡,从家中走向墓地。大家看到的灵符上端都有一根鸡毛,这一定是公鸡、“处鸡”之毛。鸡毛下还有血迹,这一定是公鸡、“处鸡”鸡冠之血。公鸡在法事中用途太多了,今天和各位吹聊一下“引魂鸡”。

土家苗寨埋葬亡人之时,端公、道士一定要求主人提供一支已经开叫、没有用于其他法事的“处”鸡,用于给亡人“引魂”。鸡没到位,绝不开坛。有的主人略知一二,在端公、道士到来前,早就备好“引魂鸡”,在亡人穿过的衣物上撕一根布条,捆住“引魂鸡”的双腿、双翅,毕恭毕敬地放在尸体旁。端公、道士进屋之后,首先检查引魂鸡,确实是已经开叫、没有用于其他法事的“处鸡”之后,当即布坛。

怎么判定“引魂鸡”是否用于其他法事?端公、道士做法事时,用右手拇指、食指捏破鸡冠最高之处,让鸡冠流血,用这些血画符、粘鸡毛、圈地。此后,鸡冠在就会结痂,留下厚厚的疤痕。有的雄鸡打架鸡冠被啄伤后,也会留下厚厚的疤痕,端公、道士一般不会用这种鸡。

端公、道士念咒后,解开主人捆鸡的布条,根据亡者的生日、忌日推算,有的将鸡放在棺材下,有的将鸡放在神坛下。遇到冤死(主要是车祸、溺水、高坠、灾害等意外事故,他人故意殴打、杀戮)之人,就在灵堂外的柱头上插一把尖刀,将鸡站在刀口上。近年来木房拆得差不多了,端公、道士就在堂屋前面支一个木架,将鸡站在一根独木上;或者竖起一根板凳,将鸡站在凳腿上。

人亡之后,三魂(天魂、地魂、人魂)七魄(尸狗、伏矢、雀阴、吞贼、非毒、除秽、臭肺)除了人魂和尸狗守候肉身以外,其余的随着黑白无常去阴界报到。端公、道士将人魂和尸狗寄托在“引魂鸡”身上,以保百鬼不侵,埋葬之时引到墓地。待另外两魄六魄“回煞”(到阴界报道后回来与人魂、尸狗汇合)之时,一起看亲人和阳界最后一眼,转回阴界等候投胎转世。

我小时候看到一些“引魂鸡”被捆绑,一些没有捆绑,老年人说捆绑是因为端公、道士功力不够,没有捆绑是功力深厚。这活脱脱的鸡没有绳索捆绑,在这么多奔丧人员面前,在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的场景下,它怎么就不跑吗?端公、道士确认是“处鸡”之后,一手抓鸡,一手拿三炷点燃的香念咒,然后将鸡放在棺材下、神坛下或者站在刀口上,三、五天鸡绝对不会跑。

法事期间,端公、道士会不停地抓来“引魂鸡”,取其鸡冠之血,或者不停拍打让其鸣叫,然后再将鸡放回原处,“引魂鸡”仍然不跑。

埋葬亡人时,端公、道士让“引魂鸡”站在棺材之上(功力肤浅的让孝子抱着“引魂鸡”走在棺材前面),随着送葬队伍走到墓地。盖棺定论之后,端公、道士抓起“引魂鸡”,叽叽咕咕一番咒语,让人魂和尸狗离开鸡身,再将“引魂鸡”脑袋拍打三下,“引魂鸡”突然像变了一个鸡似的,“嘎”地一声长鸣。端公、道士立即抛出“引魂鸡”,随着一阵阵长鸣或者惊叫,“引魂鸡”连飞带跑钻进森林、田野,过起了自生自灭的生活。主人、端公、道士一般要这只鸡(有的端公、道士要)。当然,也有穷吃饿吃之徒会悄悄抓起这只鸡,要么大快朵颐,要么卖给鸡贩子。各位在菜市场买农村土鸡时,一定要仔细查看鸡冠,如果鸡冠最高位置疤痕严重,最好不要买。

五六年前,我看过ZYDST科技频道一期节目,专门讲述湘西巫傩文化传人将鸡站在刀口之上,鸡为什么不跑?还请了几个砖家,听其言语是研究畜牧的,说这是鸡的本能,是端公、道士糊弄人的。还在巫傩文化传人家中极度清净的环境下,将公鸡的脑袋蒙了一个口袋,做了现场试验,那支公鸡确实没有跑,乖乖地站在刀口上。

我只想说,专家说这是端公、道士利用鸡的本能糊弄人的语言,一定是从它的后背之下、大腿之上那条缝缝中的眼眼里讲出来的。我们小时候医治“爆鸡壳”(鸡母高烧不退,导致不下蛋),就是立起一根条凳,将“爆鸡壳”站在凳腿上,或者将“爆鸡壳”站在晾衣杆上,惩罚它三、两天,自然“醒爆”。遇到哪些兽性大发、经常强奸母鸡,让母鸡血肉模糊,或者引起邻居投诉的公鸡,我们就像警察叔叔抓坏蛋一样,将公鸡的脑袋用黑布袋子蒙住,站在晾衣杆上,刑讯逼供两、三天,至少十天半月它不敢去强奸母鸡。

那些砖家如果在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的丧葬环境下,能够让鸡公发挥不跑不动的“本能”,不说三、五天,就那么三、五个小时,我一定回寨子上找来最大的“处鸡”,一刀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