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行政区划及地方职官

东汉行政区划

东汉时行政区划主要分三个级别,为“州、郡、县”。“州”一级行政首长为“牧”,州一级本非行政区域,只有监察各个郡级行政首长工作的官员,叫做“刺史”,后来设置“州牧”便有了行政权。州以下为“郡”,郡一级首长为“守”,也叫“太守”或“郡守”。郡以下为“县”,县一级首长为“令”或“长”,人口在万户以上或重要的县为县令,人口在万户以下的为县长。凡皇室宗亲、功臣册封为王、侯,其封地即为国,但王、侯不掌握实权。国的实际行政首长为“相”,王国国相职如太守,侯国国相职如县令长。

东汉主要分为十三个州兹列如下:

司隶校尉部,今河南西北部、山西西南部及陕西中部。中央政府所在州,不设州牧,设“司隶校尉”。首都在河南尹雒阳县(今属河南洛阳市),河南尹相当于郡,因是首都所在地,称为“尹”。司隶下辖郡:河南尹、河内郡、河东郡、弘农郡、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。

幽州刺史部,今河北北部、辽宁及朝鲜半岛北部,朝鲜当时属汉朝一郡。州治(即州政府所在地)广阳郡蓟县(今属北京市)。幽州下辖郡:涿郡、广阳郡、代郡、上谷郡、渔阳郡、右北平郡、辽西郡、辽东郡、玄菟(tú)郡、乐浪郡、辽东属国。

并(bīng)州刺史部,今山西大部、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内的部份地区。州治太原郡晋阳县(今属山西太原市)。并州下辖郡:上党郡、太原郡、上郡、西河郡、五原郡、云中郡、定襄郡、鴈门郡、朔方郡。

凉州刺史部,约为今甘肃、宁夏。州治汉阳郡陇县(今属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),东汉末移治同郡冀县(今属天水市甘谷县)。凉州下辖郡:陇西郡、汉阳郡、武都郡、金城郡、安定郡、北地郡、武威郡、张掖郡、酒泉郡、敦煌郡、张掖属国、张掖居延属国。

冀州刺史部,今河北南部及河南、山东部份地区。州治常山国高邑(今属河北邢台市柏乡县),东汉末移治魏郡邺县(今属河北邯郸市临漳县)。冀州下辖郡(国):魏郡、巨鹿郡、常山国、中山国、安平国、河间国、清河国、赵国、勃海郡。

青州刺史部,今山东东北部。州治齐国临菑县(今属山东淄博市)。青州下辖郡(国):济南国、平原国、乐安国、北海国、东莱郡、齐国。

徐州刺史部,今山东东南部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。州治东海郡郯县(今属山东临沂市郯城县),东汉末移治下邳国下邳县(今属江苏徐州市睢宁县)。徐州下辖郡(国):东海郡、琅邪国、彭城国、广陵郡、下邳国。

兖州刺史部,今山东西部、河南东北部。州治山阳郡昌邑县(今属山东菏泽市巨野县)。兖州下辖郡(国):陈留郡、东郡、东平国、任城国、泰山郡、济北国、山阳郡、济阴郡。

豫州刺史部,今河南东南部、安徽淮河以北地区。州治沛国谯县(今属安徽亳州市)。豫州下辖郡(国):颍川郡、汝南郡、梁国、沛国、陈国、鲁国。

扬州刺史部,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、江苏长江以南地区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。州治九江郡历阳县(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和县),东汉末移治同郡寿春县(今属安徽六安市寿县)。扬州下辖郡:九江郡、丹阳郡、庐江郡、会稽郡、吴郡、豫章郡。

荆州刺史部,今河南西南部、湖南、湖北。州治武陵郡汉寿县(今属湖南常德市),东汉末移治南郡襄阳县(今属湖北襄阳市)。荆州下辖郡:南阳郡、南郡、江夏郡、零陵郡、桂阳郡、武陵郡、长沙郡。

益州刺史部,今陕西南部、四川、云南。州治广汉郡雒县(今属四川广汉市),东汉末移治蜀郡成都县(今属四川成都市)。益州下辖郡:汉中郡、巴郡、广汉郡、蜀郡、犍为(qiánwéi)郡、牂牁(zāngkē)郡、越巂(xī)郡、益州郡、永昌郡、广汉属国、蜀郡属国、犍为属国。

交州刺史部,今广东、广西和越南,越南当时属中国一郡。州治交趾郡龙编县(今属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宁省)。交州下辖郡:南海郡、苍梧郡、郁林郡、合浦郡、交趾郡、九真郡、日南郡。

东汉地方职官

一、州:

1.州刺史:主掌监察所部州内官吏、诸王侯及豪族,选举地方人才、弹劾地方官吏,常有地方行政权及兵权。各州一人,二千石,银印青绶。光武帝建武十八年(42年)置。

2.州牧:主掌监察所部州内官吏、诸王侯及豪族,选举地方人才、弹劾地方官吏,常有地方行政权及兵权。各州一人,二千石,银印青绶,灵帝后为中二千石。光武帝建武十八年(42年)废。灵帝中平五年(188年)复置。

二、州刺史、州牧属官:

1.诸从事:

1.1.别驾从事史。凡刺史巡察则为前导,兼辅佐刺史、州牧之任,众属官之长。一人,百石,铜印黄绶。

1.2.治中从事史。主掌州内官吏选举,兼辅佐刺史、州牧之任,众属官之长。一人,百石,铜印黄绶。

1.3.簿曹从事史。主掌钱粮账册。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