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太后与皇后

沈安容受宠若惊的开口:“嫔妾惶恐,嫔妾何德何能,怎受得上太后如此的恩赐。”

看着锦绣把簪子拿了过来,太后才开口:

“你深受皇上宠爱,哀家赐予你这个,便是望着你能继续好好侍奉皇上,早日为皇上诞下子嗣才好。”

沈安容心里真是一阵憋屈,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,这话她真是不知该如何接下去。

接下了锦绣姑姑手里的玉簪,沈安容又一叩首。

“嫔妾谨记太后教诲。”

却只字不提诞下子嗣之事。

太后倒也没想真把沈安容怎么样,她只是想借着这个给皇后难堪。

终于,这才让众人起身,赐了座。

沈安容偷偷看了一眼皇后,见她面色丝毫不改,款款落座。

心里也知道,太后只不过是借自己出头,恶心一下皇后,再给众人都添添堵。

皇后还跪在那,太后却视而不见,大肆的夸赞沈安容,这不是活生生让皇后难堪么。

最后又说到什么皇嗣,这不是在往所有人心里戳刀子么。

沈安容明白,自己这两日的确有些过于打眼了。

她有些后悔前些日子还感叹皇后暗刀杀人于无形。

再看看这太后,皇后那算什么。

太后这才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啊,还刀刀直中要害。

皇后面上神色毫无变化。看来也是习惯了太后这样的对待。

沈安容只求皇后莫再对她产生了什么不满就好。

皇后稳坐后位这么多年,也不是吃素的。

她心里都明白,太后不过是借着沈安容来给自己脸色罢了。

不过沈安容这两日确是圣眷颇浓,也该警醒警醒她了。

太后礼佛这段日子,先是胡贵嫔小产,又是胡良仪降位几乎等同打入冷宫,太后怎会坐视不管。

现如今胡贵嫔小产过后,身子刚刚恢复,太后便出山了。

沈安容只记得这太后是胡氏族,是赫赫有名的武将世家,当年为先帝立下汗马功劳。

而太后和先帝也是恩爱有嘉,当年一朝封后,宠冠六宫。

而萧瑾瑜本是当年静妃剩下的皇子,静妃当时难产,生下他后没多久便离开人世。

萧瑾瑜便交由没有子嗣的太后抚养,太后一手抚养他长大,还把他送上了皇位。

太后看着众人落了座,转而看着皇后,就如同真的不知晓一样,开口询问道:“怎的不见胡婕妤?”

皇后听罢太后的话,面色不改,但是声音却透着一丝冰凉,回道:“回太后,胡良仪前些日子害得胡贵嫔小产,已被皇上降为胡良仪,在倚兰苑思过。”

沈安容感叹,这两个最尊贵的女人之间的交锋果然是不一般的精彩。

太后明知胡采萱被降位,还以一句“胡婕妤……”开口,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对皇后的不满。

而皇后以一句“皇上……”便把太后话头堵死。

太后像是教育她一般,再度开口:“皇后,你管理后宫,本意就是为皇上分忧解虑,若再拿这些后宫之事为皇上涂添烦忧,让皇上怎么再安心治理天下。”

皇后低眉,只是规规矩矩的听着。

太后又开口:“皇上本就每日在为朝政劳心费神,你作为皇后,更需多多为皇上分忧才对。”

皇后起身,向太后又行了礼:“臣妾谨遵太后娘娘教诲。”

太后见皇后丝毫不为所动,感觉像一刀刀插在了棉花上。

眼神冷了冷,语气也变得清冷了一些。

“皇后,胡贵嫔小产之事确是已经查清了吗?胡贵嫔和胡……良仪向来姐妹情深,胡良仪怎会做出如此之事?”

皇后就知道,太后早晚会揪起此事不放。她也不知该如何应对。

正在准备开口之际,外面传来了一阵通报声:“皇上驾到~”

皇上也来了?这出戏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。

沈安容和一众女人一起向文宣帝行了礼。

免了众人的礼,文宣帝坐到了最上首的位置上。

“母后喜清净,今日怎的把她们都招来了?”

太后慈祥的看着皇上,笑吟吟的说道:“哀家年纪大了,有她们来陪着哀家说会儿话,哀家心里也觉得喜悦。”

“母后心里喜悦便好。”文宣帝说道。

太后疑惑的问道:“皇帝,哀家听闻皇后说,胡良仪犯了错被禁足在倚兰苑。哀家倒觉得胡良仪不像是歹毒之人。”

萧瑾瑜眼神明显暗了一下。

太后近日,手伸的好像有些长了。

太后像是丝毫未感受到文宣帝情绪的变化,依旧是那副母子情深样子望着他。

皇上面色微变,开口说道:“母后年纪大了,就不必再为这些琐事操劳,后宫的事交予皇后处理就好。”

说罢,执起皇后的手,温柔的说:“皇后这些年替朕打理后宫,也是辛苦了。”

皇后赶忙起身,朝皇上行了礼。

“臣妾惶恐,这本是臣妾的本分,能为皇上分忧,臣妾万分荣幸。”

文宣帝伸手亲自扶起皇后,深情的看着她,开口:“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