邶国西南一带有流民暴动,传言是前朝被流放的叛贼,受了小人煽动,汇聚西南滔土,打着对抗丞相的名号拉帮结派,扰的滔土民不聊生。皇帝便下了旨,命距离滔土最近的雍王前往处理此事,一来是因为雍州距离滔土脚程最短,能在短时间内将流民镇压了,二来雍王久不理政事一身武艺“荒废”太久皇帝想让他活动活动。

圣旨是从京兆,由皇帝身边的大太监。一路宣到了雍州入了雍州城,可谓是跋山涉水不辞幸苦。进了雍王府的大门,展开来还未宣读到一半,雍王便将那大太监连同圣旨一起就给扔出了门,偏说自己兵力不足,怕死不愿意去。

皇帝没法子,只好让丞相做主,丞相得知此事时,脸都黑的像天边惊雷的云。

不久后滔土一带的暴民流窜到了雍州,丞相觉得,这都打到他自家门口了,雍王也该管管了。可谁知,这个雍王不仅不管,还命人广发书函,邀请雍州各大世家才子喝酒取乐,日日夜夜雍王府里笙歌不断,连着三夜灯火通明。丞相气得眉毛都要烧着了,当晚便坐着他那铁蹄白马从京兆奔赴滔土,亲自指挥布署,不到三日便活捉了煽动暴民反叛的头目,虽是肃清了滔土的暴民,却有一部分暴民早在丞相赶到前便躲进了雍州,自入了雍州城便遍寻不到踪迹。。

百般调查之下,丞相查出煽动百姓引起叛乱的暴民头目,正是昔日大司马府的部将,因觉得主子一家有冤,丞相奸诈狡猾陷害大司马,才做出反叛之事。

昔日大司马叛国一案,早已经是记入了史册之中,是有凭有据的真事儿,要追溯到十五年前,大司马苏珏勾结外族,将一周国人窝藏府中,那人既不是使臣也并非是游走各国的商人,东窗事发后,皇帝下旨一探究竟,竟查出那人正是周国的将军,之所以出现在大司马府正是于与大司马有所勾结。老皇帝气得白胡子都脱落了几捋,当即下旨查封大司马府,并由丞相亲带兵将整个大司马府端平,男女老少鸡犬不留格杀勿论。

小到刚会走的孩童,大到口齿不清的老人,一个不放。

后世有人惋惜,毕竟大司马曾是大忠臣,怕是老了老了糊涂了。

后世也有人大呼过瘾,说大司马卖国求荣应该千刀万剐。

丞相少年英雄,自小就是文武才,十五岁便跟着父亲上阵杀敌,十七岁便被先帝封相,是坊间偶像,少女的心怡,孩童的榜样。老妇会指着他告诫自己的孙子要精忠爱国,就像丞相一样,但又会指着某副画,做为反例,边痛骂边告诫孩子,这人十恶不赦,这人败坏风气,这人不知羞耻,丧尽天良道德沦丧,是邶国的耻辱,这人却不是卖国求荣的大司马。

这人是大司马府二公子,名曰苏彗,字子星。苏彗此人,才高八斗八岁成名,若说丞相是少年英雄,那这个苏彗便可以说是少年英才了,他能七步成颂,装了一整个京兆藏书阁的书,他每一本皆能倒背如流。十四岁,便能与十七岁的丞相并称为旷世奇才,十五岁入京兆府,又因为十六岁挥笔画出了一副惊天动地的九州天下图被四国共争,九州天下图上,有群山缭绕,城防旧池,山海大湖,是邶国第一幅也是最精准的一副天下图,苏慧如惊林之鸟闻名天下,世人将他称做惊林之才。

偏偏就是这样的天妒英才,弱冠之年却因与其父亲苏珏通敌卖国,沦为过街老鼠,在景平山上公然反捕,与丞相兵戎相见,丞相是何其英勇的人苏慧岂是对手,不久便败下阵来,就只能使诈,将丞相绑上了马,便策马狂奔一路逃到了荆州,也正是这一逃,苏彗从惊林才子,落得一个“耻辱”。

苏彗在逃亡途中向丞相表白多年情谊,还要强迫丞相与其不苟。丞相不从,趁其不备将其斩伤逃了出来,丞相与苏彗本就同窗多年,对苏彗丞相尚存怜悯,便打算放过。

若是苏彗没有在出逃途中再调转马头回来,或许能有活命的机会,可他却回来了,一人一马一身薄薄红衣,走过长安街时任人用棍棒敲打怎样驱赶就是不走,终是被打的一身伤却还一步一趔趄走到了宫门护城下,老皇帝看到昔日才子竟落魄至此闭了闭眼道了声交由丞相处理,便下了高台。

丞相并未处理他,是他自己处理了自己。

说到苏彗被处死的那幕,是个人都会啧啧有声,叹一句凄苦。

满树的白桃花底下,纯白的花瓣纷飞似雪,苏彗他一袭红衣,披散的长发下挡着他憔悴的脸,却是一张顶顶好看的脸,细长柳眉淡色唇色,一双灵动深邃的狐狸眼睛似笑非笑的望着看着,眼眶里水光泽泽,他死前手中一直握着把长剑,望着前方不远的丞相眼中含泪。

他用那长剑,一刀一刀刺进身体,且这每一刀都是有因由的。

第一刀,斩牵绊,断情义。

第二刀,斩牵挂,断心念。

第三刀,斩情丝,断情路。

连着桶了自己七下,苏彗终是躺在血泊之中。

自此惊林才子苏彗,与丞相不共戴天,生死陌路。

后来后世传说,那时的京兆百姓听说苏彗曾亵渎了丞相,父亲卖国儿子是邶国百姓的耻辱,便喊打喊杀的一窝蜂涌上去,一刀接着一刀将人桶成了塞子,可谓是千刀万剐

说到这,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