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p;&ep;不过前有奢摩大师镇压黑山,到了姥姥这里,天下正邪势力此消彼长,邪佛南渡以来,正道被打击得厉害,除了不出山的老古董,天下六十年不曾出过英杰。

&ep;&ep;也正是因为如此,才让姥姥做大到如今这个地步,方圆百里,号令一出,莫敢不从。

&ep;&ep;但也不是没有人来遏制姥姥的行为,比如金华城中就有水月庵,庵主妙谛禅师就是个法力不弱的尼姑,若不是有她在一旁看顾,死在姥姥手下的人恐怕还要翻个十倍。

&ep;&ep;但今日惊动槐序的,却不是水月庵的尼姑,而是另一股气息。

&ep;&ep;正道,堂堂皇皇,还有一股逼人的金气。

&ep;&ep;槐序眉头一皱,暗道:“剑仙?”

&ep;&ep;不管是不是剑仙,今日兰若鬼市开张,若是被人逼进来,那他的威信何在?

&ep;&ep;槐序走入树中,和槐树融为一体。

&ep;&ep;妖类天赋,整座黑山上的草木都是他的眼睛和手脚。

&ep;&ep;透过其他树木的眼睛,槐序瞧见了站在黑山脚下的一个青年书生模样的人。

&ep;&ep;这书生器宇轩昂,一双眼睛闪烁着寒星般的光芒,眉毛好似两把利剑挂在他高挺的鼻梁上。

&ep;&ep;他一只手按在腰间,腰间挂着一个皮囊。

&ep;&ep;槐序的元神在书生面前的一棵树上出现。

&ep;&ep;草木遁形,这是姥姥悟出来的法术。

&ep;&ep;这一棵老松忽然扭动枝干,摇动树冠,树根如同章鱼的巨足一样伸出地面,在树干上露出一张脸,道:“书生,所为何来!”

&ep;&ep;书生顿住脚步,右手微微收紧,道:“你是何人?”

&ep;&ep;槐序青碧的眼睛淡淡的看着他,道:“你走进我的地盘,却问我是谁?”

&ep;&ep;书生眼睛一亮,一抹清澈如水的光华忽然从他腰间的皮囊里流淌出来,“你就是树妖姥姥?”

&ep;&ep;槐序瞧了他腰间的皮囊,这是一个剑囊,剑仙采集金气,收在囊中日夜锤炼,是剑仙杀敌手段的一种。

&ep;&ep;除了剑囊,剑丸、剑匣、剑气等等,都是剑仙手中利器。

&ep;&ep;槐序扭了扭脖子,老松树抽出根须,展开如同利爪一样的枝干。

&ep;&ep;“剑仙,我劝你不要轻举妄动。”

&ep;&ep;随着槐序的动作,这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忽然全部动了起来,化作手脚俱全的树人一般,眼睛里闪烁这红光。

&ep;&ep;草木皆兵。

&ep;&ep;书生笑了一声,忽的打开剑囊,一道如光月光一样的白光从剑囊里飞出来,宛如霜电银蛇,钉向槐序的眉心。

&ep;&ep;“无用之功。”

&ep;&ep;槐序一动不动,任剑光穿过自己的眉心,两指双臂忽地伸长,枝干生长如同虬龙,抓向书生。

&ep;&ep;书生脚下一动,就开始后退,然而周围是树人已经围了过来,树枝刚柔变换,或如利刃或如绳索,把书生困在其中。

&ep;&ep;槐序摇了摇头,也不在意一击击空,瞧着击穿附体的这棵树的飞剑又向自己的眉心绞来,顿时把身子一摇,草木遁形。

&ep;&ep;下一刻,已经出现在另一棵树上。

&ep;&ep;“剑仙,滚出去。”

&ep;&ep;槐序从树干里走出来,黑色的袍袖里伸出枯木一样的手,伸手一点,整座山林一震,藤萝草花俱都活了一般朝书生扑了过去。

&ep;&ep;这一草一木就好像千剑万剑,蜂拥而来时就是一座天然的剑阵。

&ep;&ep;书生脸色一变,震惊于这只妖鬼的厉害,竟是先在他的破邪剑囊下毫发无损,又能驱使万千草木为兵,虽然还称不上宗师之类的,但也不是他可以对付。

&ep;&ep;那书生并非不知好歹,眼见不敌,哪敢强留,闪身就借着遁光冲出山林之外。

&ep;&ep;“老妖怪,你等着,我下次再来会你。”

&ep;&ep;槐序皱了皱眉头,叫了一声:“麻烦!”

&ep;&ep;蜀中历来多剑仙,莫非眼前这位,是蜀中来的正道?

&ep;&ep;槐序看着那道金气远去,转身又回了兰若寺。

&ep;&ep;与人斗法之时,他才发觉自己身上的改变。比如此时的法力虽然处在衰弱时期,但是力量却与曾经的全盛相去不远。

&ep;&ep;更重要的是正道飞剑对他的克制没有了。

&ep;&ep;正道人士练剑通常会在剑里练出破邪的特性,越是纯阳、纯粹的正道法器,对邪魔外道的克制就越大,但是现在,那一道剑光洞穿了他附体的老松,却半点也没能伤到他的元神。

&ep;&ep;十二因缘转轮经,果然不愧是最顶尖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