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p;&ep;仙界、妖族兵马被玉潋心流放异虚之后,凡界天下还归太平。

&ep;&ep;但有人的地方,注定争端不断,没有绝对意义的盛世,只有相对制衡的法约。

&ep;&ep;玉潋心回到听澜宗后不久,某日听得院外有人来,推门见一仆从候在院门外,待她招手,才恭敬上前。

&ep;&ep;那人向她禀报前山有客,说是今日天不亮便上山,为了不打扰玉潋心休息,已在山门前静候数个时辰。

&ep;&ep;玉潋心疑惑来客身份,遂问:何人登门?

&ep;&ep;玉仙门,莫长鸢门主。

&ep;&ep;听闻来人姓名,玉潋心颇觉意外,但面上声色不显,只道:带路。

&ep;&ep;一席鹅黄衣裙的女人无声无息地立在山门前,视线望向一侧山壁。

&ep;&ep;那平整的石壁上刻着听澜二字。

&ep;&ep;字迹苍劲,龙飞凤舞,腾冠天地。

&ep;&ep;听澜宗山门内人烟稀少,宫阁素净却格外庄严,远远望去,令人心中不由生出景仰之感。

&ep;&ep;红衣缥缈,款款而来。

&ep;&ep;莫长鸢恍惚出神,待其人走近,她方收起眉目间的感慨,拱手向对方见礼,轻唤:玉姑娘。

&ep;&ep;什么风把莫师姑吹来了听澜宗?玉潋心轻扬唇角,露出浅浅微笑。

&ep;&ep;她模样生得好,本就是个精致的人儿,如今一身棱角被岁月抹平,凶戾煞气也消散一空,整个人显得柔和温润,似好相与了许多。

&ep;&ep;莫长鸢长舒一口气,神态轻松许多,不答反问:玉姑娘不请我进去坐坐?

&ep;&ep;换作以前,她可不敢这般。

&ep;&ep;是晚辈怠慢了。玉潋心笑容平和,遂邀请莫长鸢移步前山小楼,着人送了茶水与糕点上来,好生款待。

&ep;&ep;茶过两盏,莫长鸢方说明来意。

&ep;&ep;日前三界大战,凡界作为主战场,山崩地裂,湖海决堤,不仅黎民百姓死伤惨重,山野良田也毁坏无数,灾民食不果腹,已有不少人吞食树皮,泥土,活活噎死了。

&ep;&ep;她每说出一句,玉潋心的眉头便收紧一分,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,若不能妥善处理,继续拖延下去后患无穷。

&ep;&ep;炎氏没落,大璩王朝分崩离析,十数州城各自为政,天灾来临之际,好争权柄之人趁乱上位,奸邪贪吝之人借机敛财,能妥善处理灾民,慌而不乱应对天灾的州城城守,不过十之一二。

&ep;&ep;玉仙门人手不足,只能帮扶玉州及就近几州,难以顾及偏远之地,玉州之外,乱象频生,灾民境况堪忧。

&ep;&ep;听莫长鸢说完,玉潋心沉吟须臾,而后道:莫师姑今日来此,想必心中已有对策。

&ep;&ep;莫长鸢回以无奈叹息:天灾虽然结束,但前辈大能非死即伤,道衍宗隐退,各小门小派也都避世不出,修真界人才凋零,说得上话的高手屈指可数,唯玉姑娘可主大局。

&ep;&ep;玉潋心默不作声,等着她的后话。

&ep;&ep;不料,莫长鸢倏地起身,一拨袖摆,朝玉潋心躬身。

&ep;&ep;我玉仙门愿以听澜宗马首是瞻,请玉姑娘诏令天下有志之士,同商对策,与百姓共渡难关。

&ep;&ep;玉潋心面有沉凝之色,她不言语,莫长鸢便不起身。

&ep;&ep;时间仿佛静止下来,直到玉潋心撇开脸,单手撑着下颌,淡声打破寂静:莫师姑先起来吧。

&ep;&ep;语气不悲不喜,可莫长鸢听来,却有转圜之意。

&ep;&ep;她站在桌旁,等着玉潋心的下文。

&ep;&ep;不多时,听得一声轻叹。

&ep;&ep;玉潋心没有看她,视线落于空处:师尊醒来之前,玉某需尽心陪伴身侧,不会长离听澜宗,故而莫师姑所托之事,在下有心无力,不过

&ep;&ep;她转过脸来,与莫长鸢四目相对:东冥乐传承龙脉之力,为青龙圣主,其人心系苍生,悲天悯人,你且持我书信前去寻她,想必她愿意帮你。

&ep;&ep;说着,她便从袖中取出一封信,递给面露讶色的莫长鸢。

&ep;&ep;显而易见,在眼前人来听澜拜访之前,她已料到眼下局面。

&ep;&ep;或早,或晚,她在等莫长鸢来。

&ep;&ep;此事可成。

&ep;&ep;莫长鸢接过书信,朝玉潋心再行一礼,遂匆匆下山去。

&ep;&ep;其人走后,玉潋心的身影原地消失,再现身,已在天门之外。

&ep;&ep;方绝念在天玄之巅一战成名,接手玄宫宫印,成为仙界巡守之后,手下有玄宫十万兵马,同时接管流放于异界的百万仙兵,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位高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