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p;&ep;城内齐军准备回身来战,城墙之上却不知何时站满了靖军,一阵阵箭雨逼得他们不敢前去南门。

&ep;&ep;关上了城门,那年轻人带人靠近城墙,城上立刻丢下数条绳索,几人抓住绳索就向城上爬去。下面的人在爬,上面的人在拉,几人转瞬就靠近了城头,这时齐军就是再想射箭拦截都不成了。当先那年轻人翻上城墙抹了把脸,在火光照应之下相貌看得一清二楚,可不正是江源!

&ep;&ep;江源笑了笑,“现在南城门已闭,内城城门也合上了,城内齐军如瓮中之鳖,再也没有反抗之力了。传我将令,尽数歼敌!”

&ep;&ep;狄飞立刻领命,传令的士兵在城楼上跑动起来,靖军全都听到了江源的命令。

&ep;&ep;只见无数火箭从天而降,地上那些本以为只是拆房遗留的稻草立刻被点燃。那哪是无意间留下来的,分明是拌好了硝石硫磺等引火之物专门用来烧齐军的。此时的房子本就多用木头建造,最是易燃,地上的那些断柱残梁正是最好的燃料,一个火星过去立刻燃起了冲天大火烧的齐军哭爹喊娘,躲都没地方躲。

&ep;&ep;城内的齐军在将领们的带领下向着火少的内城方向奔逃,却见内城的城墙之上早就站满了靖军。庞亮站在内城城楼之上向下喊道:“降者不杀!”他身边那些士兵刚随他全歼了内城里的一千齐军,全身满是杀气,随他喊起“降者不杀”之时震慑之力更是惊人,竟让下面的齐军生不起反抗的念头。

&ep;&ep;随着这些残兵投降,庞亮的军马也加入了外城守卫的力量中。城外齐王愤恨欲死,命令部下急切攻城,殊不知孙子曾经曰过:“主不可以怒以兴师,将不可以愠而致战,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。”讲的就是国君不可以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,将帅不可凭着一时的愠怒与敌人交战,有利益可取才能出动,没有利益就要终止。因为愤怒之后还可以喜悦,人死之后却不能复生了,亡国之后更是难以恢复。怒而兴师乃是为将者最大的忌讳,齐王完全是气蒙了,才导致了更大的失败。

&ep;&ep;要知道这一晚齐军是打算骗开城门夺城的,自然不会携带什么攻城的用具,那么一无云梯,二无楼车,三无投石机,你拿什么来攻打守卫严密的东武城啊?齐军还能怎么样,只得全力进攻城门,打算撞开城门进入城内。可城门就那么大点地方,背后有着铁闸巨石挡着,哪是急切间能攻得下来的?一夜之间,齐军死伤无数,却拿东武城毫无办法。

&ep;&ep;天明之后,司徒横那颗火热的大脑好不容易被自己这方士兵的尸体唤醒了,又从营房取来攻城用具继续攻打南城门。大战持续了整整一天,一直到太阳西下才最终停止。齐军曾经两次杀上城墙,可最终还是在江源的带领下被杀退回去,只得抛下一地尸体暂时退回营帐。

&ep;&ep;经此一战,城内被歼灭和俘虏一万六千余人,城外被歼七千余人,加上被全歼的一万马军以及前些日子在战场上杀死的齐军,总战果达到四万三千多人,齐军数量减半,不得已之下只能退回军营等待后续部队到来。

&ep;&ep;至此,军中再无一人不服江源,江源彻底为睿王掌控了这一支部队!

&ep;&ep;作者有话要说:  为了阿然的评论,拼命码出了这一章~

&ep;&ep;顺便一提,阿然弄了半个晚上才弄出了目录页的那个专栏条,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?

&ep;&ep;小剧透:终于到了重要的时刻了,就在下一章,京城那边也要出兵对付辽王了,各方算计都在其中,更多精彩皆在赵国副本~

&ep;&ep;☆、第十九章争论急四五齐领兵拖后腿两面皆用力

&ep;&ep;京城。

&ep;&ep;这段时间朝堂之上已经吵疯了。

&ep;&ep;自从睿王司徒晟领兵扼守赵国暂时堵住了魏王和齐王的军队,朝堂之上几派人马就开始吵着要不要派兵去攻打辽王。

&ep;&ep;勋贵自然主张不打了,与其与辽王大军作战不如静待援兵。可冯鳌不愿意了,静待援军?那他们不是白白逼反了三藩吗?不行,打,必须得打!

&ep;&ep;世家的力量也是支持出战的,立刻站在冯鳌身后摇旗呐喊。至于五皇子背后的科举势力明面上是处于中立,实际上却是在拉偏架,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勋贵们怯战,不敢迎敌,透出的话风更是说他们与辽王早有勾结,收受了辽王的贿赂,打算卖主求荣。

&ep;&ep;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勋贵实在是没有办法了,再说不打皇上都要震怒了。好,打!打也行,派多少兵,派谁出战呢?于是这几方支持打的大臣们就又掐起来了。

&ep;&ep;刚刚还团结一致对付勋贵的臣子们开始了大面积内讧,几方互不相让打算争夺主帅之位,把皇上撂在那里听他们吵群架。你说让皇上管管?那多不符合善于纳谏的仁君形象啊,好不容易树立的几十年的形象说不要就不要了?喔,你说不管?那得吵到什么时候啊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