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p;&ep;周氏死而复生令史正荣愣在当场,一时悲喜交加,又哭又笑。

&ep;&ep;看着眼前这个执意要纳张氏的男人,周氏的心似乎也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。

&ep;&ep;崔文熙本以为她会欢喜的,毕竟史正荣已经回心转意,哪曾想周氏是彻底悟明白了,说道:“妾身多谢娘娘给这个机会让妾身悟明白了。”

&ep;&ep;崔文熙好奇问:“悟明白了什么?”

&ep;&ep;周氏答道:“迟来的深情比草贱,史郎君既然钟情于张氏,妾身与郎君数十年夫妻情分敌不过她分毫,却还寻死觅活闹了这么一场笑话,实在是愚蠢。妾身想明白了,史郎想纳妾就纳罢,妾身允了。”

&ep;&ep;史正荣却摆手道:“晚娘,我想明白了,不纳妾了,再也不纳妾了。”

&ep;&ep;周氏谦卑道:“妾身失礼了,为着一个外人要死要活,实在不成体统,以后会好好惜命,再也不会为此事伤心难过了。”

&ep;&ep;崔文熙:“那便是悟明白了。”

&ep;&ep;周氏:“多谢娘娘指点,妾身悟明白了。”

&ep;&ep;崔文熙又看向史正荣道:“史尚书,那张氏,你又当如何处理?”

&ep;&ep;史正荣应道:“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。”

&ep;&ep;崔文熙:“那便就这样罢。”

&ep;&ep;卫公公做了个“请”的手势,夫妻二人双双拜谢离去。

&ep;&ep;一直没吭声的赵玥忍不住好奇问:“我记得当初四皇叔是不同意与元娘和离的,为何后来又允了?”

&ep;&ep;崔文熙不答反问:“你猜。”

&ep;&ep;赵玥摇头,实在好奇得紧,“你是怎么跟他灌迷魂汤哄他和离的?”

&ep;&ep;崔文熙斜睨他,“我总不至于一哭二闹三上吊。”

&ep;&ep;赵玥点评道:“以你方才收拾史尚书的手段,应不至于这般愚蠢。”

&ep;&ep;崔文熙抿嘴笑,“二郎你猜,回去后周氏又会怎么对待史尚书?”

&ep;&ep;赵玥:“……”

&ep;&ep;哦豁,要完。

&ep;&ep;果不出所料,没过几天就听到传闻说史正荣差人把那张氏打发回平州了,一大老爷们天天跪求周氏原谅,因为周氏心灰意冷要同他和离。

&ep;&ep;她连死都不怕,还怕什么和离?

&ep;&ep;庆幸的是这场赌注她赌赢了,史正荣对她还是有情的,只是一时被蛊惑了心智。倘若她赌输了,也能趁此机会看清枕边人的真面目。

&ep;&ep;当初崔文熙问她敢不敢去考验人性,她豁出去了。

&ep;&ep;虽然把史正荣挽回了,心还是有点凉,一时半会儿是翻不了篇的。

&ep;&ep;坊间百姓听说周氏在崇政殿以死明志饮了鸩酒,史正荣追悔不已,后周氏又死而复生,挽回了这段夫妻情分,无不被这狗血的剧情激起了八卦的欲望。

&ep;&ep;而崔文熙也从中得到启发,认为朝臣的私德应是与政绩挂钩的,他们这群人是公众的父母官,做任何事都应起到表率作用,倘若德行有亏,谁还愿去敬重呢?

&ep;&ep;赵玥认为有一定的道理,对官员的品行有一定的约束力。

&ep;&ep;于是崔文熙提议把官员私德品行纳入考核里,一个合格的官员应该是各方面都是正面影响的。

&ep;&ep;底下的朝臣听到风声顿时哀嚎遍野,纷纷斥责崔氏妒妇,崔氏毁我,崔氏不人道等语。

&ep;&ep;那帮朝臣过度解读,认为导火索是史尚书家事引起,于是引申为崔氏不准朝臣纳妾。

&ep;&ep;崔文熙:“……”

&ep;&ep;那就不准纳妾吧。

&ep;&ep;作者有话说:

&ep;&ep;朝臣:崔氏太过分了!!

&ep;&ep;赵玥:众爱卿,把耽误在后宅里的时间花到工作上求晋升不是更好吗?

&ep;&ep;朝臣:万恶的封建社会!!

&ep;&ep;朝臣:万恶的老板!!

&ep;&ep;赵玥:。。。。

&ep;&ep;第72章番外九

&ep;&ep;◎二崽来争家产了◎

&ep;&ep;把私德品行纳入政绩考核里没问题,但不准纳妾就要命了。

&ep;&ep;然而这道条例并未端到明面上来,起因又是史尚书家那点破事引发的,故而被朝臣们解读成了潜规则。

&ep;&ep;如果想政绩考课上好看点,那就把作风收敛点吧,顺便后宅里别乱纳小老婆了。

&ep;&ep;一时间,一股无形的整顿之风搞得众人惶惶。

&ep;&ep;那些官员的正室无不拍手称快,就算平日里对糟糠妻没什么脸色的也要掂量几分,纷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