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p;&ep;承兴帝如同在自言自语一般:“朕重重地罚她们,他却把人调走,换了一批。你说,他是不是在告诉朕,吓唬他没用,就算是朕寝宫里的人,他也照样能换……”

&ep;&ep;“就像朕回来的时候,他故意卸下伪装,让朝臣都异口同声地附议他,就是为了告诉朕,朕该退位了。”

&ep;&ep;梁冶吓得跪地,眼中蓄了泪:“陛下,您要是对太子殿下失望了,不如……”

&ep;&ep;承兴帝:“朕没失望,失望也没用。朕能废他,他就能起兵,何况,废了他,朕还能立谁?”

&ep;&ep;梁冶想了想,二皇子残疾,四皇子远调以后逐渐沉迷酒色日渐荒颓,年纪小的那几个皇子一直跟褚琰关系不错,就算将来翻脸,母族势力也不足以跟褚琰抗衡,至于三皇子……他已经彻底胸无大志,逍遥自在了。

&ep;&ep;“何况,身为储君,有这样的手段,天下人只会欣慰。”

&ep;&ep;是啊,天下人只会欣慰,唯独天下的君主,无法释怀。

&ep;&ep;没过多久,承兴帝便以“身体衰弱”为名,将帝位禅让给太子,自己退居太上皇了。

&ep;&ep;梁冶这才知道,其实从陛下装病的那一天起,便考虑过这个了。

&ep;&ep;褚琰登基以后,降到冰点的父子关系反而又缓和了。

&ep;&ep;太上皇依然在原本的寝宫住着,褚琰就住在他的隔壁,有子嗣的太妃们只要愿意,依然可以在原先的宫里住着,若不愿意,搬去郊外行宫也无妨,皇子公主们也是如此。

&ep;&ep;皇帝陛下想跟太上皇陛下住在一起,那朝臣们见了也只能称赞一句“父子兄弟情深”了呗。实际上他们心里不信皇家真有什么亲情,新帝这么做八成绕不开“孝”的名声。

&ep;&ep;谁知道过了两年,太上皇还是住在宫里。

&ep;&ep;褚琰帝位到手,便开始了“哄爹计划”,毕竟他只是想登基,又不是白眼狼。

&ep;&ep;亲自过问饭食起居,四处搜寻新鲜玩意儿,亲手种花、制作古琴当作礼物,偶尔会将朝堂上的事拿来过问,说一大堆“我离不开您”的好话。

&ep;&ep;反正褚弘是觉得,褚琰这张嘴跟柳岐是越来越像了。

&ep;&ep;久而久之,再冷的心也能捂热了。褚弘虽然心中对于褚琰变相逼宫的事还有芥蒂,但起码不是见面就白眼了,甚至褚琰忙得没空来探望的时候,他心里还有点想念。

&ep;&ep;他现在虽然不再掌管大权,却仍是地位最高的人,成为新君的儿子没有害他的意思,反而孝敬讨好,真要说有什么地方变了,大概就是太清闲了。

&ep;&ep;有一次,褚弘问褚琰,既然褚琰登基后依然想维持和睦,那为何不能等一等呢?

&ep;&ep;褚琰当时没答,几日后在朝堂上驳回了为后宫选秀的奏折,并当廷宣旨立褚锐为皇太弟,王府改为太弟府。

&ep;&ep;褚弘懂了。

&ep;&ep;说来说去,还是为了一个柳岐。

&ep;&ep;自此以后,褚锐就开启了被催生的痛苦人生。

&ep;&ep;他的皇帝哥哥、皇后嫂子每天追着他问,后宫空虚无人太后不管专管他后院女子够不够多,就连朝臣们都非常关心他儿子什么时候出生。

&ep;&ep;褚锐被催得烦了,一怒之下跟褚琰请求回封地。

&ep;&ep;褚琰心平气和地跟他讲了一堆典故。

&ep;&ep;褚锐:“什么意思?”

&ep;&ep;褚琰:“不行。”

&ep;&ep;“哥!”

&ep;&ep;“叫爹也没用,你先给我生一个儿子再说。”

&ep;&ep;褚锐气哭。

&ep;&ep;生什么儿子你才生儿子!

&ep;&ep;但也就是第二年,褚锐便得了个嫡长子。

&ep;&ep;孩子出生的时候他高兴得不得了,自己还没抱够,就听说御驾到了。

&ep;&ep;褚锐急急忙忙,连孩子带奶娘一同藏好,见到褚琰便道:“要儿没有,要命一条。”

&ep;&ep;褚琰被他气笑了:“那毕竟是你的长子,我不要,我是过来看看我的侄子的,嗯?孩子呢?”

&ep;&ep;褚锐狐疑地把孩子抱出来,褚琰逗娃的时候,他就时时刻刻紧盯着,生怕大哥翻脸就赖账把孩子要走了。

&ep;&ep;褚锐的长子被陛下亲口赐名“昱”,褚昱长到四岁的时候,他爹还是没能防住自家皇兄的魔爪,让他被接到宫里去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