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是荷兰小画派代表画家约翰内斯·维米尔的代表作,苏拓上次抽奖抽到了免费学习一次维米尔作品的机会。本来他想学维米尔的《绘画艺术》,那是一幅传世之作,中间还经过希特勒天价购买与珍藏,使得它更加具有传奇色彩。

苏拓在家乡的这些日子,深切体会到了云朵对自己的爱意,自己内心中对她,也有非常非常强烈的感情。这种发自内心的呼唤,促使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习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,然后把自己的爱融入其中,画出了这幅油画。

从感情的融入来讲,他与维米尔蕴含的感情不相上下;从绘画的技法来讲,他完掌握了此画所用的所有技法。本来两张画应该是一样的出众,可变故出现了,那就是画中人。云朵的相貌要超出原画中模特至少一个档次,这就使得苏拓这幅油画,在美感上比原画要更加惊艳。

超越维米尔原作的油画,即使在地球上也能成为传世之作,更别说在这个艺术有缺的平行世界了。产生再大的震撼效果,都是理所应当的。

英国肖像协会的希尔,对艺术研究并不深,不过这也不妨碍对眼前这幅油画的理解。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,苏拓不是不会画油画,只是没有拿出来而已。他面如死灰般看了看其它同事,发现他们比自己更泄气,一个个蔫头耷脑的,也就佩顿张着嘴目不转睛地看着主席台上的画,似乎忘记了闭上嘴巴。

希尔环顾四周,发现所有人都看画,不管是原画还是大屏幕,没有人注意到他们。都没功夫理他们,估计明天之后,他们就会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,这次的浪只会更高。

再想一下女王今天问他的话,希尔明白了,人家女王早就知道今天会展出苏拓的油画,也很有可能知道这是一幅传世之作。他非常后悔今天所说的话,什么三幅作品才能达到申请标准;什么素描不能代表绘画能力;什么苏拓的作品技法不错但美感欠缺。

同样希尔也不明白,苏拓为什么要这么做,我们只是想逼他捐赠一幅素描而已。苏拓的打脸行动也太有针对性,也太猛烈了吧。我们说你作品不够,你就拿三幅作品;我们说你画得不美,你立即就弄出一幅这样的画;我们说你不会画油画,你,你……唉。

而且,你拿出来的画还都是肖像画,以你的水平肯定也能画出惊艳的山水画、风俗画或者静物,你特么为什么偏偏只展出肖像画?唉,从一开始,女王就不信任他,希尔知道自己输了,协会如果成为皇家的组织,自己一定会被赶出去的。

希尔其实不知道,苏拓当时只有一幅素描,后面的两幅画是碰巧画的。而且苏拓不知道希尔是谁,更不会把他当成打脸的目标。这一切都是纪亚琛弄的,对希尔来讲,只能算是造化弄人。

巨大摄像机的镜头已经固定下来,焦点只放到主席台上的油画,经过几次细微的调焦后,效果达到了最佳,摄像师终于长出了一口气,放松下来。

他看了一下身边的老板,一个削瘦的中年人,他叫洛,在电视台一直是个边缘人物,经常被安排做些打杂的事。这次的外出采访,就想让他能拍到点打架的画面,充实新闻节目的。

此时的洛浑身颤抖,激动到无以复加,他使劲地双手握拳又伸展,如此反复十几次后,感觉手不再发抖,拿出电话播了出去。

“梅丽莎,现在是谁在负责播出。”

“哦,是泰勒总监,我要帮你转过去吗?”

“帮我转过去,谢谢。”

“泰勒?我这边有紧急情况,需要调整播出计划,我要求中断当前节目,插播突发新闻。”

“啊!你那边打死人了?死了几个?现场血多吗?多拍点有血的地方。”

“没有打架,这里的秩序很好。你要快点转突发新闻,晚了可能会被别人抢先,我们这次有了绝对的优势……”

“不行,突发新闻我也只有上报,等VP批准后才行,而且就你说的事,我觉得我这关都过不了。”

“你别说了,你不信我没关系,你看一下我们发回去的信号。”

“看就看,我就不信了……上帝!你,你简要说一下情况,30秒钟说完。”

“购物中心画廊,落选者沙龙创始人中国的苏拓的新作,刚刚揭晓。我们占据了最好的机位,我们在试图阻拦BBC和ITV的拍摄……呃,女王和亲王也在现场。”

“太好了,拦住别的电视台,主摄像机不要动,用其它摄像机拍摄现场情况,同步传输,多拍女王……”

差不多一分钟之后,充斥在天地间的无线电波仿佛无声息地一滞。随后所有正在收看第四频道节目的人,发现电视上的广告突然消失,大大的“BreakNews”字样开始滚动。与此同时,遍布欧洲城市的一些户外大屏幕,也突然中断正在进行的节目,开始播放突发新闻。

开着电视的家庭,以及走在市中心的民众,听到熟悉的声音,就知道发生了重大事件。他们纷纷停下动作,把目光投向电视机,或者公共大屏幕。

几秒钟后,所有第四频道的屏幕,都显示出来一幅画,看似定格其实是在实时拍摄的油画。只是显示这幅作品,没有画外音,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