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源和冯琦二人在扬州城内又盘恒了两日,将整个事情利利索索了结后,方去追赶林如海等人的船只。

却说自那日船上郑源领了命去后,林如海怕再生事端,便传下令去,除非需要补给,否则将不再靠岸停歇。

于是众人在宿豫又滞留了一天,待船工把各种补给都预备齐,足够半个月的用度后,这才继续启程往京都去。

这一日,金旭正在临字,忽见青松撩帘子进来,禀道:“郑大人回来了,此刻正在林大人的书房中。林大人吩咐小人过来请爷过去说话。”

金旭听了,忙搁下笔,起身便要过去。却被青松拦住,笑道:“爷别着急,好歹先把手上的墨汁子洗了再去也不迟。”

金旭低头一看,只见修长的手指上不知何时被染了墨,黑白分明,衬得皮肤如玉一般白皙。不由笑道:“瞧我,倒像个孩童似的,写个字还弄的到处都是墨汁子。”

青松已经拿了暖壶中的热水往铜盆里续上,又拭了拭水温,才请金旭去洗手。金旭用胰子搓了搓,方才洗净。青松取了帕子,给金旭将手上的水拭干,又拿小壶倒了些沤子在他手内。

金旭沤了,又看了看身上的衣衫,见是干干净净的,这才去了林如海的书房。

进了书房,许铎和周镇也在,郑源正在和林如海说话。见金旭进来,这三人忙站起来。待金旭给林如海行了礼后,他三人才向金旭行礼,金旭侧了侧身,只受了他们三个的半礼。

林如海让几人坐下,对着郑源说道:“旭儿也过来了,你就将事情的经过细细讲给我们听罢。”

郑源应是,便将如何让冯琦扮作宋三,如何去了赵瑞麟家,如何为林如海正名造势,如何处置了宋三等等,原原本本讲了一遍。

又将赵瑞麟给一千两银票的事也说了,当然也没落下给兰娘一家三百两银票的事。

林如海听罢,笑道:“此事处置的甚好。那银票也不必充公,任由你来安排就好。”

郑源起身对着林如海一躬,笑道:“郑源替兄弟们谢林大人了。”

金旭见郑源办事办得如此利落,不禁暗叹:这郑源真是个人才,这才几日,就将此事办的妥妥帖帖的。真不愧是前世监察作的第一任大都督。

几人又说了一会子话,许铎三人方告辞出去,金旭留下和林如海手谈。

三人出了门,许铎笑道:“小主子还说让我给你支一万两银子,也好助你网罗人才,办起事来也便宜些。没想到你自己就能弄来银子,看来这笔钱是可以省了的。”

郑源哈哈一笑,对着许铎作了一揖,谄媚道:“财神哥哥说笑了,我手里这点子东西翻不起什么水花来,还是需要财神哥哥多多帮衬才是。”

周镇在一旁看着,忙扭过头,用手顺了顺胳膊,抖落了一地的鸡皮疙瘩。

书房内,金旭和林如海坐在楸枰两侧,着手布局。

金旭忽然想起一件事情,问道:“伯父,再过几日便是个大码头,旭儿想着下去逛逛,看看有没有上等的玉石,寻几块回来。”

林如海心下好奇,一边落子,一边问道:“又寻玉石?听许铎说你已经已经有六七件了。何时起了这个兴致?”

金旭笑道:“妹妹是花朝节的生日,我想着寻些上好的玉石回来,给妹妹打制十二支月令花簪当做生日贺礼。虽说咱们到了京中,妹妹的生日早就已经过了,可是这心意却不能省。”说着说着,金旭的耳朵便开始泛红。

林如海看了金旭一眼,拿起茶盏喝了一口,趁机遮住了眼底的笑意。

金旭见林如海没有说话,心中有些急,忍不住撒娇道:“伯父,您就看在妹妹的份上,答应了吧。妹妹一个人在京都,也不知道那边有没有给妹妹做生日……”

林如海听到后面,心中一叹,是啊,这是玉儿离家的第一个生辰,不知道荣国府是怎么给玉儿做生日的。

林如海心疼黛玉会不会在荣国府受了委屈,忙答应道:“去倒是可以去,不过一定要让他们三个跟着你,好护你周。”

金旭见林如海应了,心下快活,小鸡啄米一般点着头:“伯父请放心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旭儿定会照顾好自己。”

二人索性也不下棋了,去了书桌那里,拿起笔来开始画玉簪的样式,一边画,一边商量。

因着黛玉喜好清雅,最终定下每支簪子的簪头打制成小巧的月令花,簪身上镌刻上与之相配的诗词。